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安徽文艺界谈学习体会③

时间:2024/03/08
       3月1日,全国文联系统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网络专题培训班开班。培训班采取主会场+分会场联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省文联高度重视,组织全省文联系统近700名干部职工同时参加线上培训。3月5日,在省文联七届五次全委会期间,又组织开展专题培训,持续掀起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热潮。我省广大文艺工作者在认真学习的同时,还撰写学习心得,畅谈学习体会。


       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  林勇: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今后很长一个时期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是文艺事业、文联工作的根本指针和行动指南。

       党的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把握它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坚持学以致用,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要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切实加强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习、研究、阐释,强化文艺界各个方面、各个层面的专题培训,自觉贯彻到文艺事业、文联工作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全面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艺繁荣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勇担文艺新使命。要立足自身岗位,主动担当作为,着力打造安徽文艺品牌,重点实施如安徽地方戏曲振兴工作;着力提升安徽文艺传播力,重点举办好第十四届全国美展水彩粉画展览;着力扩大安徽文艺人才影响力,重点推进好新时代安徽文艺“成高原、起高峰”,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不断推动我省文艺事业和文联工作迈上新台阶,为打造繁荣兴盛的文化强省,提供文艺支撑,贡献文联力量。


       省文联副主席、省民协主席  胡文军:习近平文化思想高屋建瓴,为民间文艺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结合民间文艺工作,不断深入学习领会,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通过开展全省民间文艺家培训学习,共同提高政治站位与理论水平,坚定实现文化强国梦而努力奋斗的信念和决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积极开展民间文艺精品创作,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要坚持民间文艺守正创新,积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实现民间文艺创造性转换、创新性发展;坚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深入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志愿服务,推动民间文艺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坚定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力推进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安徽卷各卷本编撰工作,为特色文化品牌建设、文化旅游、乡村振兴培根铸魂。

       总之,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和精神提升。它加深了我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文化自信的理解,并指导我们如何推动文化创新和文化繁荣。今后,我将继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努力将其贯彻落实到实际行动中,为建设繁荣兴盛的文化强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省作协副主席、秘书长  李云:文化如水,浸润无声;文明如潮,浩荡弦歌。在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中,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围绕“七个着力”部署要求,聚焦文化强国建设任务,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意气风发、昂首前行,为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安徽力量。

       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联系省作协工作实际,深刻认识到:一是始终强化政治引领,加强队伍建设,涵养文学生态,团结引领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听党话、跟党走。聚焦“国之大者”,创新实施中国作协“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和“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抓好精品创作;聚焦重要节点重大主题,开展系列主题创作采风活动。二是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作家要做人民的学生,常态化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建立新时代文学实践点,组织作家和文学工作者深入基层创作实践;文学要为人民服务,创新开展“文润江淮·安徽作协下基层系列改稿活动”“文起江淮·安徽作家系列研讨活动”“江南问茶·安徽网络作家公益助农直播行动”等多项文学品牌活动。三是提升文学作品质量,讲好新时代安徽故事。加强创作引导扶持,提高重点文学创作规划组织水平,对创作扶持项目精心遴选、认真论证,鼓励作家在文学创作方面探索创新,推出一批反映时代呼声、展现江淮儿女奋斗、振奋民族精神的优秀作品。加强文学人才培养,注重发现富有潜力的青年作家、基层作家,加强新文学群体引领,不断促进各文学门类的均衡发展。

       同时,作为一名作家,要进一步认真学习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将其贯彻落实到创作中,始终与时代同频共振、与人民同呼共吸,把文学之根深深扎在现实生活当中,深挖提炼安徽文化资源,立足打好“徽”字牌,做好“徽”文章。


       淮南市文联党组书记  主席  王琼: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我党又一重大思想成果,深刻总结了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的非凡实践和宝贵经验,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为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人类共同价值作出重大贡献,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工作,在新的起点上担负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科学的行动指南。

       我们要全面深入地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始终坚持党对文化的领导权,建设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坚持“两个结合”,自觉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文艺启智润心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文化;坚守人民立场,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用心用力用情讲好中国故事,以艺术的方式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繁荣发展文学艺术事业,是新时代新征程文化建设中各级文联和文艺工作者的重要任务,要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在文化强国、文化强省、文化强市建设中贡献文艺力量。


       芜湖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  韩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内涵十分丰富、论述极为深刻,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我们党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也是在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必然要求。因此,我们必须紧紧围绕全面学习、全面贯彻、全面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持续加强学习和研究,并自觉贯彻落实到文艺文联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近年来,芜湖市文联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充分发挥文联工作职能,切实发挥“两个优势”,不断加强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连续4年组织开展“马克思主义文艺观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并制定出台《芜湖文艺大讲堂活动实施方案》《芜湖市艺术人才外出进修资助办法(试行)》等制度,持续加强对文艺人才的培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积极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开展采风,每年创作反映时代特征和人民生活的精品力作500多件。加大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按照“历史为现实服务,文化为经济服务”的工作思路,积极推进芜湖历史文化挖掘、传承和推介,已形成100多篇研究成果,丰富了芜湖的人文内涵。推进文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相继举办了“芜湖三公山杯”乡村振兴全国摄影大赛、芜湖市原创文艺作品专场演出、长三角地区书法作品交流展等活动,并推出190多场“艺术家进书房”活动,用实际行动发挥文艺助力作用,芜湖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得到不断提升。


       铜陵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  陈小明:习近平文化思想内涵十分丰富、论述极为深刻,深刻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了谁”“依靠谁”“由谁评判”这一核心问题,蕴含着深刻的马克思主义科学意蕴。我们要深刻领悟和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人民立场,锐意进取,扎实工作,推动铜陵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一要强化理论武装,在培根铸魂中实现政治引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文联的殷切期待和殷殷嘱托,积极推动习近平文化思想在铜都大地深入人心、落地生根。二要把牢工作导向,在引领创作上用心发力。以重大主题为牵引组织开展“奋力拼出一个新铜陵”、“长江文化与铜陵”、“大美铜都——铜陵画家画铜陵”等文艺创作活动,推动创作生产更多更好精品力作。三要坚持“两个结合”,在推动文化传承发展上善作善成。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底蕴,推进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安徽卷)铜陵故事、第七辑枞阳文学精品丛书等编辑出版工作。四要抓实志愿服务,在服务人民、真情奉献中担负新的文化使命。广泛开展“强基工程”——推动文艺助力基层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五要紧扣“做人的工作”,在健全服务扶持机制中培养人才。持续强化文联政治机关建设,加强文艺人才的选拔培养,切实推动“文艺两新”工作提质增效。


       黄山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  蒋凌将:习近平文化思想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和要求,明体达用、体用贯通。当前,黄山正在加快建设繁荣兴盛的文化强市,作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一员,必须持续加强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习、研究、阐释,并自觉贯彻落实到文联和文艺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一是抓实理论武装,凝聚文艺力量。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全市文联系统持续掀起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热潮,用党的创新理论凝聚起全市文联系统和文艺工作者的磅礴力量。二是做好重点工作,推动高质发展。紧紧围绕时代主题,深入谋划策划文艺创作,推出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文艺作品;聚焦人民群众精神文化新需求,积极构建市、县、乡、村四级联动的文艺志愿服务工作体系,逐步实现从“送文化”向“种文化”的转变。三是打造文艺品牌,宣传展示黄山。持续加强与上级文联、协会的联系对接,积极争取全国性国际化品牌文艺赛展演活动落户黄山;充分挖掘文艺资源,擦亮西递、宏村、西溪南、呈坎等“艺术乡村”名片;助力打造与大黄山相匹配的黄宾虹、陶行知等世界级文化名人及新安画派、徽剧、目连戏等世界级“艺术名片”。


       省网络作协主席  余同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使我们认识到,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文艺工作者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作为互联网时代富有活力和影响力的新文学样式,网络文学植根于悠久浓厚的中华文化传统,通过文学在互联网领域的创新应用,成为以新兴文学样式、现代文化形态传承发展中华文明的重要力量。因此,在安徽文化强省建设进程中,网络文学大有可为,安徽省网络作协一方面将认真谋划选题,积极引导全省网络作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近导向,守正创新,从江淮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今年将召开全省网络文学现实题材创作研讨会,跟踪服务《飞翔在茨淮新河》《麦穗上的女人》等5部现实题材重点作品。另一方面,将抓好系列主题活动,以活动凝聚力量,特别是开展好"江南问茶·长三角网络作家公益助农直播活动",邀请网络作家进茶山、访茶农,在茶农茶企的直播间谈茶论文线上带货,帮助茶农茶企我上引流吸粉,既引导网络作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也是探索新形式下文学如何赋能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肥东县文联党组书记、主席  张业建:习近平文化思想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为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做好文艺文联工作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做到“两个维护”。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联工作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加强文艺培训,进一步推动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深学细悟、学思致用,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忠实践行“两个维护”,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转化为推动新时代新征程文艺繁荣发展的担当作为。二是要聚焦主责主业,推动文艺繁荣。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结合乡村振兴、文明创建等重点工作,着眼“文艺+文旅”双文驱动,培活培厚乡村文化旅游热土,打造“巢湖文旅”品牌。结合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蔡永祥烈士纪念馆等红色基地开展文艺志愿服务活动,打好“红色文化”品牌。发挥“包公故里”的独特资源优势,围绕廉洁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学征文、曲艺表演、书画展览等文艺活动,打响“包公文化”品牌。要高起点培树文艺品牌、高标准引领“两新”人才、高质量培育后备力量,推动文艺工作的繁荣兴盛。三是要坚持德艺双馨,加强队伍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繁荣文艺创作、推动文艺出新,必须有大批德艺双馨的文艺名家。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是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十周年。我们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弘道养正,大力开展文艺志愿服务活动,努力提高人民群众对美好文化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要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把稳行风建设的方向盘,牢记以文化人、以文铸魂的神圣职责,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根本任务,真正成为先进文化的践行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


       泾县文联主席  徐宁: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我们党深化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规律性认识的重大成果。习近平文化思想内涵丰富,思想深邃,博大精深,为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泾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文联作为党和政府联系文艺家的桥梁与纽带,我们将团结引领全县文艺工作者更好地挖掘、保护和传承泾县宝贵的文化资源,促进泾县的文艺事业百花齐放、生机勃勃。一是坚持举旗定向,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觉担负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以更加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不断提升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素养,推动文艺事业繁荣发展。二是坚持围绕中心,努力创作文艺精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投身到文艺工作中去,深入群众、深入生活、潜心钻研、执著追求,努力创作出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精品,讲好“泾”彩故事。三是坚持艺术理想,全力践行德艺兼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修身以敬,积善成德,明德惟馨,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在不断攀登艺术高峰的同时,恪守内心的信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繁荣发展泾县文艺事业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有力的道德支撑。


       省曲协理事、安徽玩艺窝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  陈璐璐: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的方法是扎根生活、扎根人民。只有永远同人民在一起,艺术之树才能常青。新时代新征程,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与时代同行、与人民同心,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天职,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通过学习培训,更加深刻感受到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理论观点的创新与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实践上的谋篇布局,是指引新时代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文化篇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为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彰显思想伟力,我们应该积极推动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江淮大地扎实实践。

       曲艺是离人民大众最近的艺术,最能与老百姓的优乐产生诚挚共鸣。安徽历史人文文化底蕴深厚,具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积淀。作为一名年轻的曲艺工作者,应以历史为笔,以激情为墨,抒写不一样的“皖”美,真情实感的表达对美好安徽的展望,努力挖掘安徽的文化宝藏。将人民作为表现主体、服务对象,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在艺术创作中让百姓唱“主角”,说百姓话、讲百姓事,在充满“烟火气”的亲情、友情、爱情中抒写家国情怀,为推动安徽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青春力量。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