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论坛

文艺,向生活深处掘进

时间:2022/11/15
       我青年时曾下乡务农三年。寒冬腊月的池塘边,见老农裹着旧棉袄,光着背膀和胳膊,趴在只容下一人的腰子盆小船里,从刺骨水中一会摸出一条鱼,一会又是一条……我好生奇怪,鱼在水中游得那么自在,怎能轻易抓到?为探究竟,来年夏天我勤学苦练,熟练驾驭极易翻船落水的腰子盆后,冬天也学着摸鱼。原来胳膊伸入水中,尽管池塘上结着薄冰,水下却并不寒冷,而是颇有些温度。顺着塘边草丛缓慢移动,手碰到三五成群的鱼窝,它们并不逃跑,而是常常围着散发热度的手掌和胳膊打转。此时你千万不能轻举妄动,更不能着急猛抓,只能在和鱼的不断接触和亲近中,逐渐轻轻拿捏到鱼鳃后的恰当位置,顺势将它慢慢往上提,快出水一刻才用力抓紧,放到身后鱼篓里。

       文艺创作与生活的关系,似乎也与学摸鱼一样。仅站在岸边看表面现象或仅凭主观揣摩,往往无法了解和把握其中的奥秘,只有潜入生活的河流之中,才能真切感知时代的脉搏跳动和社会的纷繁斑斓。

       近些年来,文艺工作者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贯穿于创作、生产、评论、传播的全过程。中国文联和中国作协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下基层主题实践活动,实施“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和“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推出一大批“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的优秀作品,既在一系列文艺评奖中获得奖杯,又在广泛流布中获得老百姓的口碑。

       如最近读到老藤的长篇《北地》,以精巧构思和深入思考,不仅生动呈现一位党的领导干部与人民一道,把北大荒变成北大仓这一艰辛而壮阔的奋斗历程,更写出了这位以毕生求索淬炼初心的领导干部,对过往峥嵘岁月,对曾经丰功伟业的思考与反省。作品对党性与人民性水乳交融的描写,对顺境与挫折反复磨砺的刻画,透显出作者深入生活的厚实积累,扎根人民的忠诚情怀。

       前些天还翻阅乔叶的长篇《宝水》。这部写乡村振兴的出彩之作,摈弃从概念出发演绎重大主题的套路,对乡村转型走文旅路线每一个前行和犹疑的脚步,对旧传统与新生活每一次碰撞和纠缠的冲击,对土生土长本村人与形形色色外来客面对新农村巨变而产生的种种心理波动等,都有深切体察和生动描绘。

       何以能如此?关键在于作家摸透生活的纹理皱褶,反映人民心中的苦辣酸甜。乔叶谈她一次次“深扎”农村的情景说:“村民们的由衷笑容和鲜活讲述总是让我忍不住感叹,这真是超过了书房里的想象。对乡村的架空判断很像是干枯的论文,只有走到乡村内部去端详你才会知道,它蕴藏的其实是一部怎样丰沛丰满的小说。”

       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人。文艺只有反映人民心声,才能受到人民欢迎。近年颇受好评的文艺佳作,从梁晓声的《人世间》到许春樵的《下一站不下》,从藤贞甫的《战国红》到陈彦的《装台》《主角》等,无不聚焦平民百姓向往美好生活的人生拼搏和情感追求,凸显普通劳动者本真生活中蕴藏的大情怀,从而以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讴歌人民的平凡和伟大,呈现时代前行的铿锵步履和缤纷异彩。

       文艺之花,离不开社会生活的土壤,离不开世道人心的阳光。与山河大地相依相偎,与人民大众同心同行,创造传得开、留得下的精品力作,这是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本质要求,也是广大文艺工作者孜孜以求的努力方向。

       (作者:钱念孙,安徽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安徽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来源:《安徽日报》2022年11月11日09版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