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纵横

乱红飞过秋千去——观《庭院深深》品儒舞背后的叹息

时间:2016/01/13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这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欧阳修所写的一首题名《蝶恋花》的词,它描述了一名妇女无尽的等待与思恋,从词中,我们可以看出一种矛盾的心情,体会出那阵阵酸楚。每当吟诵起它,不觉想起“桃李杯”比赛中荣获一等奖的剧目“庭院深深”。

记得初看中国古典舞《庭院深深》时,觉得这剧目较容易效仿,且没有高难度动作,挺好学习的;再看时,发觉它并不精彩,平淡的就如同一杯白开水。无论功与舞都无甚夺人之处;但第三、四遍看下来,便发觉此舞与我们以往所接触的舞蹈都有所不同。

其一,它以一把椅子为道具,人体动作与道具融为一体,贯穿于翩翩舞姿之中。其二,舞蹈一开场便呈现出一种具有多重意蕴的空间,并用灯光的转换变化来寓意内心世界的跌宕起伏。其三,此舞意蕴隽永,从中可见编舞者思路的清晰,情节构织的有条理,性格刻画的多侧面。

再往后观摩,发觉它以享有三千年历史的箫和两千年历史的古筝相互配合,作为舞蹈的音乐部分。并以箫音的“欢”、“惊”、“思”、“愤”,传达出人物心态的变化,又用“吟”、“击”、“揉”、“点”等技巧倾诉了主人公心灵深处的呐喊。古筝的“拨弦”、“吟揉”、“摇指”、“泛音”,向我们诉说着一段不尽的缠绵;“琶音”、“大撮”、“托劈”、“滑弦”,奏出了一种如泣如诉的委婉。

后来,在刘建先生的《中国传统舞蹈文化》中得知这个剧目隶属于儒家舞蹈,在族群与国家这一章节中,它是一种对身体自我修复机制的阐释,一个痛苦无助乃至有些绝望的人,惟有靠残存的记忆方能对身心创伤给予一定的修复和慰籍,而这种无奈悲楚的自我修复无疑又是最能打动观者,引发共鸣和内心深处的震撼。

此舞愈看愈令人回味无穷,它内涵是如此深刻,层层体味,却又难尽其意。它让我真正明白了“艺术的意义就在于它是人心情感的逻辑图画,舞蹈作品的艺术风格,是在舞蹈家对自身形体的征服中形成的。”

昏暗的灯光下,一位少妇端坐于椅上,伴随箫第一个长音的吹响,给人一种冷漠得近乎死寂的感伤。仿佛这不见天日的深宅中,隐藏了一颗本该灼热的心。那乐曲显得有些空灵、有些飘然,朝着浩渺的广宇升腾,似在那儿营造人生的另一境界。随着动作的进行,椅子似成为一张巨网,道出了人世的苍凉。这把无情的枷锁,将她禁锢在幽寂的宅院内,再不见一丝曙光。

随着时断时续的箫声,连接着三下击孔,沉闷、孤寂的庭院已完全展现在观众面前。她走向前,欲挣脱这残酷的桎梏,却又被那条无形的绳索拉了回来。这绳索,是无情的世态炎凉?还是众人的人言可畏?是女子终身固守的三从四德?还是封建社会及礼教对女人极大的不公?儒礼这种对女性的极度压抑,采用了“存天理,灭人欲”的方式,在那样一个没有人权,独尊儒术的时代,她终究无力摆脱。只见女子始终围绕着椅子,用绵延的躯体向我们倾诉着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传达出一份度日如年的岁月。人世的不平,这了无生气的庭院,她何日才能走出?这世间本该有的真情,她何时才能体尝?单调的中长音,突出了她被束缚、压抑,备受煎熬的心情。

“雨横风狂三月暮”,此时,怕也只有狂风,能揩去她流下的泪;只有骤雨,能冲刷她苦涩的心。古筝此时配以低音区的上滑音,更突出了少妇悲戚的心境。她被关在深深的庭院中,丈夫却玉勒雕鞍游荡在外。凄楚中又透露出一些悲愤。继而洞箫一声悠远的吹奏,古筝作为淡淡的背景声,勾画出一幅“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的场景,不免令人忧思淡远。随着箫中高音互换,节奏开始变得明朗欢快。“咣、咣、咣、咣”四声,仿佛意味着已是四更天了,少妇又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还是梦中又现当年景?

此时灯光已转换为红色,古筝也用了高音区的拨、揉、点、吟一组弹奏。少妇由一身素缟变为一套红装,她似又回到新婚之时。你看,那轻盈柔媚的身姿,如粉蝶起舞花间;那含羞带嗔的面容,如天姬临凡踏尘。寂寥的庭院,又成为她新婚的洞房。从蜻蜓点水般敏捷的舞姿中,不难看出那时的她对现实生活的满足与欣慰;从那喜悦与兴奋的神情中,更不难了解她对未来生活的企盼和憧憬。她的心思,流露于无声的形体语言之间,将先前给人的沉闷和哀思一扫而光,众人仿佛也要站起,与她同歌共舞,共庆此刻的美好生活。她摇晃着椅子,似又坐于丈夫身旁含情撒娇:她倒于椅上,欢快地撩着腿,似依偎于丈夫宽大的胸膛,再也无所顾忌;她放倒椅子,坐于其上,那宛若她柔软的婚床,她轻轻用脚蹬着,像是不让丈夫靠近,既而转身就走,又像是怕被追上……旧时,和丈夫嬉戏打闹的场景,一一浮现眼前。可如今,心爱的人如弃旧物般抛开她远去,怎不叫人痛断肝肠!这不由得不让我联想到,儒家学说为历代统治者所利用,发挥其正面功能:通过礼教变化人的性情,通过乐舞修养德操,转化或升华人的欲望……的确迎合了少数当权者;而儒教的异化:对女性“灭人欲”对男性“存天理”却发挥到了极致。利不过一瞬间,如同舞蹈中少妇的新婚燕尔,而弊却带来永世的苍凉……

灯光转瞬又恢复了昏暗,配合着古筝低音区一组滑音和刮奏,她又回到了现实,依旧是那近乎死寂的庭院,不时令人黯然神伤。忆往昔,触动今朝情,看离愁别恨此番又涌入心上。那双茫然失神的眼睛、那份无奈无助的神情,给人以心灵的巨大震撼。有道是:“痴情女子负心汉”。奈何?奈何?她再次站于椅上,眺望远方,却是“楼高不见章台路”,哪里有夫君的身影?是啊!她纵使登临琼楼玉宇,怕也难以望见丈夫回归哇!儒礼统治下的女人们何尝有过自己,从来不过都是男人的附属品,可以被任意丢弃,所谓的三从四德,不过是为剥夺女人作为一个人的权利所设立的冠冕堂皇的理由罢了!

古筝此时已不再弹奏,只剩下箫一声声凄切、哀婉的鸣响。“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她不能不感叹青春的流逝,失去了如花岁月的她,如同许多女子一样,被负心的男人所抛弃。最后,只能以“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作为毕生真实的写照。此时的她,是在感伤花木的不知情,不能给予她同情和慰藉;还是因为看见凋零的飞红,意识到时光的无情,青春的短促,而引发的嗟叹?其实人有时甚至还不如花草,所能得到的呵护尚没有一个春季……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是多少深闺女子命运的写照,而处于弱势群体的她们除了暗自伤神外,还能怎样抗争?尽管对于该剧目的理解可谓见仁见智,然而我相信有一点是共通的,那就是:这种封建社会的女性悲剧不该再在我们身上延续,一切美好的情怀都应有如愿的归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那种世俗的压抑和人为的悲剧,不应再让今日的女子重蹈覆辙!

儒家学说在历史上被统治者利用的时期远远要超过道家学说,然而反思历史,儒教儒礼对于女性的压制是否符合人性的健康发展?独尊儒舞对于古代舞蹈的发展及传承究竟是福是祸?艺术发展是该一枝独秀、独尊一家还是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