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量子跃迁的科创脉搏与文学想象同频共振,当千年庐州的文脉底蕴与未来图景交相辉映。11月8日上午,由中国作协社会联络部、省文联指导,合肥市委宣传部、省作协、合肥市文联主办的合肥科幻小说大赛颁奖仪式在合肥市中心图书馆一楼报告厅举行。著名科幻作家、大赛获奖者、科幻爱好者等数百人齐聚一堂,每一张笑脸都洋溢着对科幻梦想的热忱与期待。
千部佳作竞逐
“合肥元素”闪耀科幻星空
这场历经半年多时间征集,最终由1349部、8000余万字作品汇聚而成的合肥科幻小说大赛,既是科幻界的盛事,更是文学与科技深度融合的时代之约。本次大赛收获了广大海内外创作者的热烈响应,参加人数之多、作品涉猎之广、质量之高,均超出预期。20-40岁的中青年作者占比超过70%,内容涉及星际探索、时空穿越、科技伦理、未来社会等多个科幻维度,经过严谨评审,最终20部优秀佳作(10部长篇、10部中短篇小说)脱颖而出,并在颁奖仪式上迎来最终荣耀时刻。
其中,长篇小说一等奖桂冠被刘凉军(高渔)的《100%》摘得,郑军《黑科技》和赖继《庐阳关》获二等奖,超侠《飞翔的巨婴》、刘晓刚《0.3秒的生命》、丁瑞《刺杀红矮星》获三等奖,王敏《完美妻子》、田渊《启航者:合肥之光》、杨易唯《血网利刃》、陈斌《光年防线》获优秀奖;中短篇小说一等奖花落马传思的《巢湖千帆》,路航《行路难》和故熙原的《度母》获二等奖,伊眯《35号钉子户》、吟光《行歌吟》、艾灯《电风筝会怀念牵引线吗?》获三等奖,亨一耳《天空的晶体》、李歌《冗余》、沈垲泓《沉默虚光》、李洋《无问》获优秀奖。这些作品不仅构思精巧、文笔精湛,更在思想深度与艺术表达上实现了双重突破。
获奖作者合影
这些佳作中,“合肥元素”成为最动人的共鸣点。当主持人在台上与中短篇小说一等奖获得者马传思聊起获奖作品把庐州蛋雕、麦秆画等非遗技艺转化为“拓扑记忆晶体”时,现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一位合肥市民感慨:“没想到咱家乡的老手艺,能在科幻世界里这么惊艳!”还有很多以中国科大、科学岛为灵感的科幻作品获奖,让现场不少科研工作者热泪盈眶,仿佛在科幻叙事中看到了自己的坚守与探索。
顶尖阵容聚首
构建科幻产业“合肥样板”
作为合肥推进科创文化建设的核心举措,合肥科幻小说大赛颁奖仪式以“仰望星空创想未来”为主题,得到中国作协、中国科普作协的鼎力支持,更汇聚了中国科幻界的顶尖创作力量。“科幻四大天王”中的王晋康、何夕一亮相,便引发全场轰动,科幻迷们纷纷起身挥手致意,快门声密集如潮;国际雨果奖获得者海漄,科幻星云奖获得者刘洋,科幻银河奖获得者分形橙子、江波以及著名科幻评论家韩旭东等齐聚一堂,与来自全国各地的获奖作家、创作团队并肩而立,组成国内科幻领域的豪华阵容,让这场文化盛会成为科幻界当之无愧的年度焦点。
现场亮点纷呈,惊喜不断。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陈楸帆、宝树虽未亲临活动现场,但通过视频的方式送来祝福,“祝贺合肥科幻小说大赛圆满成功,期待更多扎根城市、畅想未来的佳作涌现”,当熟悉的面孔和声音在大屏幕上一一闪现,现场顿时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不少观众激动地举起手机录制,生怕错过这一珍贵瞬间。
更令人振奋的是大赛“创作—评选—转化”全链条的落地。当路航、故熙原、马传思、王敏、超侠等上台领取作品版权登记证,台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随后,马传思、刘凉军、艾灯、赖继、魏忠锐等创作者与安徽、合肥多家影视公司、文传企业现场签约,落笔的瞬间,现场快门声密集响起,标志着科幻IP正式从纸上走向产业实践。一位影视公司代表兴奋地说:“这些作品里的合肥故事太有魅力,我们已经迫不及待想把它搬上银幕!”
活动结束时,会场瞬间变成大型“追星现场”。很多中小学生手持笔记本和科幻书籍,雀跃地围向王晋康、何夕等名家,“何老师,我想写太空题材的小说,能给我点建议吗?”“王老师,您的作品我看了三遍,能帮我签名吗?”孩子们稚嫩的声音里满是热忱;众多科幻迷们则举着珍藏的书籍排起长队,与心仪的作家交流创作心得。作家们耐心地回应每一个提问,笔尖落下的不仅是签名,更是对科幻新生力量的期许与鼓励。现场暖意融融,科幻梦想的种子在互动中悄然萌发。
科创基因厚植
科幻文化激活“创新动能”
时代浪潮奔涌向前,合肥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征程上奋楫争先、笃行不怠。多年来,合肥科技创新事业脚步铿锵,从跟跑、并跑再到量子信息、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诸多领域实现领跑,硬核实力的持续跃升,不仅重塑了城市发展格局,更催生了蓬勃生长的科创文化。
这种科创文化,既有实验室里的严谨求真,也有敢于突破的大胆探索,而科幻文学恰为其插上了灵魂与现代、未来交融的翅膀。科幻以文学的感性笔触包裹科技的理性内核,让冰冷的公式与原理变得可感可知,让前沿探索与大众认知搭建起沟通桥梁,二者碰撞出璀璨火花。
11月7日,前来参加合肥科幻小说大赛颁奖仪式的20多位科幻作家、获奖作家组成采风团,走进科学岛、聚变堆园区、紫云山(包河)文化创意产业园、合肥安达创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视界合肥零次方机器人有限公司等科研高地与科创园区,深度感受科技魅力与人文底蕴,打捞未来叙事的鲜活素材。
从“人造太阳”的能源革命,到具身智能的生活场景,合肥的“科技树”已成为最鲜活的“创作数据库”。科幻不是空想,是对现实科技的“提前解码”。“从实验室到产业园”的深度走访,既是让作家们“采撷现实的火种”,也是让科技成果“遇见故事的翅膀”——当科幻创作锚定了更扎实的科技底色,那些关于未来的叙事,或许会更早照进现实。
仰望星空,科幻为城市插上想象的翅膀;脚踏实地,科创为未来筑牢发展的根基。未来,这座城市将以更开放的姿态、更深厚的底蕴,全力打造中国科幻文学的创作高地、产业高地和人才高地,让科幻之光照亮创新之路,为文化强国建设贡献坚实的“合肥力量”。
来源:合肥日报、合肥市广播电视台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