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研究

理论研究

唯美澄澈真性情

时间:2016/07/13
    近日重读程亚星的小说《流泪的情人节》,感触颇深。
    有哲人言:一个女人,如果没有心无杂念轰轰烈烈地爱过,那是遗憾;一个女人,如果因为爱得死去活来而放弃了生活,那是愚蠢和不负责任。读了小说《流泪的情人节》,我坚信,作者程亚星是个对爱执着的女子!
    在阅读中,我格外着急、痛苦又感怀,着急着陈静的纯,痛苦着杨帆的死,感怀着高伟民的决绝……目睹一份份注定无望的爱情渐渐飘散,不由矫情地想:我也是女子,至柔的个性,水做的骨肉,如何禁得起这样的损伤和摧残?
    文中的杨帆是幸运的,他与陈静之间:无缘眷侣却相交甚深,情深清浅而心知肚明,理解信赖惺惺相惜,心有灵犀不刻意表达—拥有这样的“红颜知己”,是男人们的梦想。
    有句话是这样的:思念并不痛苦,苦的是无可思念!文中典型人物帆和静,是相互“思念”的,或者说是“相爱”的,可是爱得矜持,保守!一个“爱”字,用“心仪”的方式,期期艾艾,战战兢兢,挣扎许久,才含蓄说出,这似乎符合了我们传统的道德观念和审美意识!由此看来,作者程亚星是矜持的女子!
    通篇没有涉及现实中的突破,他们只有回忆、憧憬、犹疑,想“吻”都没有能够!这样干净的文字及情感,真令人生出几分遗憾。我不是封建卫道士,也不惯于用纲常来禁锢人们的爱情观,我们曾经用太多的词语、观点、理念来证明爱情的生活性和复杂性;爱是自我的,但我们是凡人,智商、情商都平常,拥有的也都是凡人的爱情,也易于为爱情所累。
    可是,精神上的挚爱与牵挂,是高出一个层次的,不是普通的情爱观可以比拟、概括和归纳的!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多诱惑,派生出红颜、蓝颜、知己、情人、婚外情、一夜情、二奶、小三等等新名词,面对红尘滚滚的诱惑,许多的女子碎牙轻咬,一面骂道:红颜祸水!另一面却也悠悠地叹息:红颜薄命!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个可以与自己在精神上对话的人,是一件何其幸运的事!我不知道程亚星在创作这个小说时,男女主角帆和静,有没有原型,这两个虚构的人物以及情节是我极其羡慕的—我们在心底是多么渴望有一个可以心灵相通的人,这其实并不代表传统意义上的精神背离。
    在程亚星的笔下,构思是理性的,爱情是纯净的,也有红火却无奈于世态无常,在转身与回眸之间,突然就转入不知所以的情伤,擦肩而过,失之交臂,为情而亡,画面素朴而凄艳!徒余慨叹:一切,都是命运。以作者的传统和坚执,她在设计角色时,坚执地选择剥离和躲避,彼此有一定的距离,若即若离,却真诚隽永。
    写到这里,我不由地又回味着小说情节。是啊,如若没有小三洪梅,高伟民也许不会出轨;假如静含糊一下,理智而柔情的设计几个环节,小三可能会知难而退,高伟民也可能因为经济或亲情等原因回归;假如没有帆和静自旅游接触以来的好感,没有情人节那天帆的贺卡,便没有静和帆近一年的网络联系,就不会有两人无所不包无话不谈的知心;假若帆的女儿杨玲玲没有无意中察觉,或没有巧妙地阻止父亲和静之间情感的发展,也许……就没有杨帆遭遇意外? 换个方向去活,可能是许多人的梦想,也只能是梦想。
    我想,程亚星的这部作品并不是刻意地要把生活的细节淘洗过,只是喜欢一种感觉:爱过,无憾;无缘,也不苛求!
    作者程亚星,实在是一个烂漫真挚的女子!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