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研究

理论研究

讴歌奋斗人生刻画最美人物——“农民工•我的兄弟姐妹”全国摄影大赛获奖作品展述评

时间:2016/01/13

 87日,由安徽省文联、安徽省互联网宣传管理办公室、中国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安徽省摄影家协会、中铁四局党委宣传部承办的全国首个农民工主题摄影展 ——“中国中铁四局杯”农民工•我的兄弟姐妹全国摄影大赛获奖作品展在北京中国徽文化艺术展示中心隆重开幕。展览全面贯彻落实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整体作品围绕“讴歌奋斗人生,刻画最美人物,坚定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信心”的主题,充分展现了农民工的工作状态、生活状况与精神面貌,生动表现了他们生活中的喜怒哀乐,真挚歌颂了他们在现代化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积极向上的精神。

农民工的工作讴歌:辛勤向上,拼搏奉献的影像展现

“讴歌奋斗人生,刻画最美人物”是农民工摄影的主线。摄影家深入工地拍摄了筑路工、建筑工、装修工、环卫工等从事诸多工作的农民工,既有传统农民工的影像表现,又有新生代农民工的视觉刻画,深情讴歌了他们工作中辛勤向上、拼搏奉献的精神。

展览表现了农民工在繁重、辛苦工作中勇挑重担的最美形象。《最高的民工》(组照)拍摄了一组农民工高空作业的情形以表达城市的“高度”与农民工的劳动密不可分,展现出工作的难度。组照注重了空间表现,通过农民工与建筑有效区分表现了空间,注重了色彩的冷暖对比,蓝蓝的天空、冷冷的夜色与黄色的安全帽、飞溅的火花、桔红色的安全绳形成对比。整体画面磅礴大气、扣人心弦。《雨骤鏖战急》(组照)由虚表现“鏖战急”,部分图片的虚化更体现出一种写意式的视觉动感,整组图片中暖色的运用点亮了画面,增强了工作火热的效果。《夜班工》左侧的四层坚硬狭窄的钢板上卧着农民工,阳光洒进,右边身着桔红衣服的晨扫工与之相呼应,停放的自行车、摩托车与疾驰的出租车形成动静对比,反映出夜班工的辛苦。《大锤工》简洁大气中展现出一种力量之美、劳动之美,投入的表情与如雨的汗水、坚实肌肉的质感表现增添了崇高感,虚实、冷暖对比之间突显了主题。《勇挑重担》中人物挑着铁轨,高呼劳动口号,表情与动作相统一,主体突出,前后呼应,铿锵有力。

《农民工肖像》(组照)表现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在不同工地拍摄了不同的农民工群体,表现方法质朴中力求史诗般的深刻,农民工不同姿态的集体照中,既有轻松之态,也有肃穆表情,茫茫雪地、简易工棚、壮丽高楼、宏伟展馆……背景更是烘托着农民工的贡献。《宏伟与渺小》画面中东方明珠一部的“R”字型与工人形成有趣的点线面结构,几何形稳定而富有变化,逆光拍摄的剪影使画面更为简洁,大与小的对比表现出工作的难度,正是一个个农民工的劳动才有了建筑的宏伟。《步步高》注重了节奏与对比,在楼与楼、楼与人、人与人、大与小、冷与暖、远与近的对比中体现出一种韵律感。《圆梦》仰拍了工人高大形象,鱼眼视角建筑构成的圆形以及钢架有序的延伸感构建了圆梦一样的视觉想象。《青春似火》在对称的框架结构中仰拍了油漆工人,火红的钢架与背景蓝天的冷色对比,显现出似火青春。《最美的女民工》人物随意而又有序地前行,步伐的错落有致形成动感,背包的负重与轻松的微笑对比,最美英姿印入人心。有许多作品均从笑脸中感受到向上的精神。

展览作品既注重了思想的表达又注重了画面的视觉感染,这一系列主题深刻、画面极具艺术表现力的作品,彰显了奋斗人生的壮美,摄影家们用影像讲好了农民工故事,传递了正能量。

农民工的生活刻画:积极向善,热情乐观的视觉传达

“坚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信心”是农民工生活摄影的主旨。摄影家们接地气地拍摄了农民工的衣食住行、子女教育、文体休闲、通讯、医疗、返乡等,表现他们积极向善、热情乐观的生活态度。我们赞颂农民工奉献的同时,感慨农民工的生活境遇,更从农民工积极乐观中坚信他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摄影家们在正视问题的同时注重瞬间的表现,展现出农民工面对问题的积极态度,从而使我们坚信问题会很好地解决。

展览中,我们感受到了农民工由城市“过客”向“主人”的形象转变,欣喜地看到了农民工在他乡已有家的感觉。通过相亲、成家等在城市“立家”,如《找爱人》《大喜的日子》《工地喜事》《农民工的集体婚礼》(组照)、《农民工的“浪漫之约》《打工仔的婚礼》等,生动自然而充满喜悦。虽有家的感觉,但总体上,农民工的住处依然简陋,生活环境依然艰苦。《大棚里的夫妻床》(组照)在色彩、虚实、大小对比中表现了生活的艰苦,在特写画面中自然流露出情感。《早餐》中可以看出农民工生活的环境,画面中母亲喂饭的手与孩子的手在视觉延伸中表现出一种熟练,反映出边工作边照顾孩子的常态。让人感触的是母亲与孩子的神态,略显低沉的淡彩画面更是对农民工生活问题的提出。展览作品有一些是背着小孩工作的画面,充分表现出母爱的同时也让我们认识到农民工子女的看护、教育等问题,如《妈妈的肩膀》《生活的强者》《雪中情》等。

《新的一天》简易帐篷前的晾衣绳上挂着的毛巾增添了生活的气息,对镜刮须的人物生动展现出对整洁、干净、美观的要求。《我们的小mm》通过农民工对动物的关爱体现出一种生命情怀,一排蹲坐就餐的农民工形成斜线延伸,简单就餐间充满爱心的喂猫,自然中体现出和谐。《国球比赛在工地》拍摄了在工地上,以木板、皮鞋搭建起来的乒乓球台,一场欢乐的球赛在进行,注重了人物的表情,注重了整体的环境,表现出农民工乐观的生活态度,也反映出农民工的业余生活与子女教育的现实问题,使观众既感染于球赛的笑声,又深思于他们的现状。《外来工爷爷的“校车”》对角线构图在动态表现中也蕴含着不稳定的状态,隐含着作者的问题思考。

展览作品还关注了农民工的医疗、教育、培训与文化生活。《进工地送健康》《医院进工地》等生动地表现了社会对农民工医疗方面的关注。《农民工进学堂》《农民工的精神粮食》《农民工进夜校》等通过神态的刻画表现出农民工的求知欲。《夫妻背跑》极具动感,溅起的水花增添了气氛,虚化的背景人物突显了主体形象,前一对夫妻背跑的跳跃与后一对夫妻的奔跑形成对比,两对夫妻的表情、动作又自相一致,展现出决定性瞬间。《工闲时刻》注重了三分之一的空间分割,画面由三个空间组成,休闲、看手机、下棋、打牌人物有序分组却又紧密联系在同一空间,神态不同,动态各异。我们看到生动画面的同时也在深思农民工的工闲时刻,由该图以及《工休》《休整》等作品中可以发现农民工文化生活的相对贫乏,这是社会大众尤其是文艺工作者需要关注的,大赛主办方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积极组织、指导农民工拿起相机进行拍摄,极大丰富了农民工的文化生活,真正体现出文艺到基层,将文化惠民落到实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人民的冷暖、人民的幸福放在心中”,农民工•我的兄弟姐妹全国摄影大赛主题导向了摄影家应以“兄弟姐妹一家人”的状态去拍摄,从展览作品来看,我们感受到了摄影家对待农民工由外乡他者到兄弟姐妹的情感转变,在拍摄时真正做到了“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才涌现出如此多的优秀作品。就这个意义而言,农民工•我的兄弟姐妹全国摄影大赛已渐成安徽摄影界乃至中国摄影界的一个文化品牌。观展感受深刻,感悟颇多,衷心希望大赛越办越好,希望能够通过活动的举办使广大摄影家、社会更加关注农民工兄弟姐妹们,使他们的工作、生活状况越来越好;同时希望展览能为农民工兄弟姐妹们带来丰富的文化大餐,观后能以一种主人翁般自豪的姿态融入我们的城市建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奋斗。我们正逐步走上摄影创作的“高原”,我们期待着“高峰”,期待“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

附件: